当前位置:首页贸易资讯投资理财 > 利率市场化是起点还是终点

利率市场化是起点还是终点

发布时间: 2012-11-26   作者:   来源: 搜狐网  
摘要: 利率市场化是起点还是终点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究竟是起点还是终点?

  单看国内市场的现状,很多人或许会认为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商业银行过往10年辉煌时代的终点。毕竟,利率市场化会直接挤压银行的利差空间,而这正是商业银行以往赖以生存的法宝。

  年初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市场。但是,如果横向对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我们或许会有一些新的启发。

  以美国为例,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从大额存单利率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至80年代中期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当时的情况与国内现状非常相似,在利率市场化的压力下,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受到很大挤压,其中大量缺乏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的中小银行,即储贷协会出现倒闭。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美国仍然坚持奉行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息差缩窄之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和当下的中国市场颇为类似。

  实际上,伴随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另外一个趋势,则是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脱离银行体系涌向货币市场基金。这是不是也与国内当前的市场情况非常相似?的确,这正是市场津津乐道好几年的存款搬家现象。其中根源其实也一样,就是长期存在的负利率。翻阅资料可知,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走入经济滞胀,这段时间里美国市场储蓄的实际利率显著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速。

  也就是说,负利率导致社会资金脱离银行体系,形成银行体系外的资金价格,这在某种程度上倒逼美国利率市场化的推动。对比过往5年中国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历史逻辑的惊人相似。但更值得参考的是,在1986年利率市场化完全实现之后,美国银行业的后续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主业利润空间受到利率市场化挤压,美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反对严格分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1988年,也即1986年美国利率市场化宣告完成两年以后,美国银行业试图第一次废除分业监管的限制,但是没有获得成功。直到10年以后,花旗和旅行者在1998年的合并,从事实上宣告分业时代的结束。紧接着在1999年,美国政府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终于从法律上正式废除了分业监管的限制。

  利率市场化促使金融生态从分业走向混业,这个趋势在很多市场都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到。而究其原因,在于利率管制放开之后原本互相分割的市场空间迅速融为一体,市场决定的资金价格令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而为了维持合理的利润水平,确保整个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市场会自发形成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从道理上来讲,这与很多企业在主业利润率不断下滑的情况下,通过并购组成产业集团来确保资本利润率基本类似。

  未来中国的银行生态会否也因循这一规律最终走向混业?记者不能妄自判断。但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实际情况是,近年来各种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越来越多,各种新的金融产品也层出不穷。在一些资产结构较为合理的商业银行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息差缩窄对盈利带来的冲击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高。

  唯一可以做出判断的,是利率市场化只是起点,但远非商业银行发展的终点。

  作者:罗克关

Tags: 本文暂无Tags!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评论内容: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于马洲贸易网 | 电子商务 | 技术支持 | 服务报价 | 联系我们
© 2011 21d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 靖江市企业家协会   靖江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靖江市企业家协会 苏ICP备13025694号

苏公网安备 32128202000322号

马洲贸易网 上海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