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贸易资讯金融保险 > 如何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如何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2-09   作者:   来源: 东方财富  
摘要: 如何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如何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十个新突破”,其中包括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十四五”时期,西安要坚持城乡、建设、治理一体设计,推进城乡“、空间融合、制度融合、人才融合、治理融合”,走出一条具有西安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第一,要构建城乡融合产业体系,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2020年,西安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及机械化率大幅提升,农业稳产保供能力和自给率不断增强,形成一批中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家庭农场和农业联合体,总量全省第一。“十四五”时期,西安要以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为重点,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农业园区在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和基础设施共享的集聚效应。一方面,要优化农业生产体系,以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为重点,大力推进标准化、绿色化、化生产,提高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培育“龙头”,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在此基础上,健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农耕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培育机制,加快梳理和破解城乡融合发展堵点,积极拓宽农民增收的多元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第二,要构建城乡融合空间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建立健全空间规划体系,有助于释放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因此,西安要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优化城镇化格局、农业生产格局、生态保护格局,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同时,还要加强村镇规划与规划、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融合,建立“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平台,实现村镇用地“一张图”管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第三,要构建城乡融合制度体系,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西安要通过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的体制机制壁垒,积极引导城市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展开来说,就是要让更多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得下”“过得好”,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以盘活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

  第四,要构建城乡融合人才体系,激发城乡融合的活力。西安是高等教育强市和基础教育大市,教育资源雄厚,基础条件较好。因此,西安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一要广开门路聚人才,不仅要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吸引大批懂技术、懂、懂法律、懂管理的专门实用人才到农村来,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还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二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共享机制,构建具有乡村振兴特色的人才政策优势。要通过政策引导,激励各类农业管理者、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职业经理人、主体、种植养殖、带头人,发挥管理、资金、技术、技能、经营、信息等优势,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农业升级提质增效,推进特色销售、养殖业、电及乡村旅游业发展。三要完善保障留人才。留住人才就是要让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出彩。要整合落实各类涉农政策,为各类人才提供方便、快捷、优惠的金融服务和其他政策支持;补齐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短板,有效降低者门槛及成本,为各类人才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增强各类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第五,要构建城乡融合治理体系,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构建城乡融合治理体系,将激活乡村治理的机制融合力和有效创造力,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建设、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为城乡融合赋予新动能。因此,我们既要顺应城镇化大趋势,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又要从德治法治并重传统中汲取治理智慧,实施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协同推进工程。一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乡村共建共享新格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二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通过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三要以德治为支撑,培育良好村风民风、加强和改善乡村治理。注重以文化人、以文养德,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道德讲堂、文化主题公园、文化礼堂等阵地,引导人们讲道德、守道德。

(文章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DF545)

Tags: 本文暂无Tags!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评论内容: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于马洲贸易网 | 电子商务 | 技术支持 | 服务报价 | 联系我们
© 2011 21d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 靖江市企业家协会   靖江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靖江市企业家协会 苏ICP备13025694号

苏公网安备 32128202000322号

马洲贸易网 上海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