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贸易资讯金融保险 > 从马肉丑闻看德国食品打假 顾客上网晒奸商

从马肉丑闻看德国食品打假 顾客上网晒奸商

发布时间: 2013-02-15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摘要: 从马肉丑闻看德国食品打假 顾客上网晒奸商

  顾客上网“晒”奸商 专家一周给结论

  ―――从“马肉丑闻”看德国食品打假

  波及欧洲多个国家的“挂牛头卖马肉”丑闻扩散至德国。“这是一个糟糕的消费者欺诈事件,”农业部长伊尔塞・艾格纳说,“包装上写什么,就应该是什么。”

  食品标注不清

  在德国,食品成分标注不清、不实宣传并不少见。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局发言人尼娜・班斯帕赫承认,“一些生产商会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廉价而无害的配料”。

  “奶酪类似物”和“粘贴火腿”便是其中常见的两例。“奶酪类似物”实为一种人造奶酪,主要成分为蛋白粉、水、植物油和增味剂。它与天然奶酪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发酵成熟过程不同,“奶酪类似物”在几分钟内便可做好。

  “粘贴火腿”也是一些商贩为降低成本想出的歪主意。他们把碎肉用机器压实,再加上一些具有黏性的酶,粘成一块的碎肉看起来和整个火腿几乎没有区别。

  “奶酪类似物”和“粘贴火腿”常被用于廉价比萨饼等食品中。当真假奶酪混用时,商家就有很大空子可以钻,消费者很难从配料表中看出究竟用了什么奶酪。

  弥补漏洞

  德国一个叫“食品清晰度”的网站可以弥补法律漏洞。这个网站由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中心联合会参与开设,受政府支持,2011年开始运行。如果消费者觉得自己被商品标签误导或欺骗,可向网站举报,网站会找专家评估举报内容,并要求生产厂家做出回应。无论厂家是否回应,涉嫌误导消费者的产品图片、举报理由、专家结论以及厂家说法都会在举报起7天内在网上公开。

  “食品清晰度”网站开办一年多来,已收到举报6650条,专家建议3293条。不少厂家被举报后已根据消费者要求修改产品标识,如在包装上注明“含香精”等字样。另外,消费者的举报还帮助发现了超过30个食品法律法规漏洞。

  一举多得

  舆论认为,这种网站对消费者、经济界以及政界都有好处。消费者可以获取更多信息,更主动地参与打假;经济界通过网站实现与消费者对话,及时获知产品问题,通过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政治家则可借此更加了解民众诉求,完善法律,更好地服务民众。

  新华社记者 唐志强 郭洋

(来源:)

Tags: 本文暂无Tags!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评论内容: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于马洲贸易网 | 电子商务 | 技术支持 | 服务报价 | 联系我们
© 2011 21d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 靖江市企业家协会   靖江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靖江市企业家协会 苏ICP备13025694号

苏公网安备 32128202000322号

马洲贸易网 上海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