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贸易资讯新闻头条 > 破解新时期“两新”党建工作症结的研究与思考

破解新时期“两新”党建工作症结的研究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21-03-23   作者:靖江市两新党建咨询研究会 吴玉平   来源: 《靖江企业家》2021第3期  
摘要: 破解新时期“两新”党建工作症结的研究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市各类非公企业、市场、商圈、社团等“两新”组织发展迅猛。“两新”组织在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要和稳定社会等方面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提升党的政治引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创新加强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引导“两新”组织在健康良性的轨道上发展壮大。

两新党建咨询研究会自成立以来,走访了全市各镇、街道、园区、办事处和36家非公企业党组织,“一会一队”的工作触角也延伸到了78家“两新”组织。在平时工作中看到,我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党组织覆盖率逐步提升,党内组织生活逐步成为常态,党员身份意识逐步得到强化,党建服务发展的正向引领作用正逐步显现。但同时也了解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推进难度比其它任何领域党建工作都大,遇到的困难比其它任何领域党建工作都多,工作的成效也远远滞后于其它任何领域党建工作。为此,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了一些粗浅思考,以期进一步找准症结,破解难题,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现状及问题

当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工作局面已初步打开;忧的是,不少工作还停留于表面,没有真正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主要表现为:

党建工作“上热”但更需“下热”。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寄予了厚望,但具体到“两新”党组织,往往呈现“上热下冷”“事倍功半”的现象,即:“上头”布置工作热,基层推进落实冷;口头上讲起来热,行动上做起来冷;党组织开展活动热,党员群众响应冷;评比表彰时热,平时工作时冷。种种现象,都反映出“两新”党组织和党务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问题。

组织覆盖“有形”但更需“有效”。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20年8月,全市共有民营企业21089家、个体工商户32467家、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786家、中介服务组织(含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咨询公司等)248家。其中,符合条件的191家“两新”组织已建立党组织,还有不少从业党员被纳入区域化、条块化党组织进行管理。总的来看,“两新”党组织覆盖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除少数几家规模企业党组织外,大多数“两新”党组织存在着空转虚转、软弱涣散的共性问题。

组织生活“走量”但更需“走心”。开展党内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方式。自我市出台《新时代基层党建质量工程实施意见(试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标准(试行)》以来,通过纪实管理,将“两新”党组织开展党内组织生活情况纳入“大拇指”智慧管理系统,倒逼“两新”党组织规范开展党内组织生活。但仔细考量,“两新”党组织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有多少是为开展而开展的?党员的参与率和受教育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群众满意度和企业的欢迎程度又有多高?都值得深思。

党务业务“貌合”但更需“神合”。“两新”党组织肩负着政治引航、凝心聚力、服务发展等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这些使命与“两新”组织的核心长远利益完全契合。“两新”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如果发挥得好,就能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推“两新”组织行稳致远、做大做强。但从实际情况看,相当一部分“两新”党组织开展工作时目标指向不明、切入点不准、针对性不强,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导致党务工作与“两新”组织发展“两张皮”、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两张皮”。

二、原因剖析

导致“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两新”组织行业属性各有千秋,不同类型的“两新”组织既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共性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和属性,开展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各不相同。同时,“两新”组织从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其政治思想、学历教育、个人经历差异化明显,而且流动性较大,给党组织教育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但我们认为,更多的原因是主观方面的。

一是业主对党建缺少“认同感”。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两新”组织负责人对党建存在误解、偏见。有的认为“事不关己”,只要抓好生产经营、遵纪守法即可,党建与自己无关;有的认为“没事找事”,建立党组织会增加不少“麻烦事”,给自己套上“紧箍咒”;有的认为“于经营无助”,党建只会分散更多的时间、精力,给生产经营“添堵”“添乱”。

二是党员对组织缺少“归属感”。“两新”组织中的党员构成比较复杂,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他们的共性特点是:生存意识、经营意识、危机意识比较强,但作为党员的政治意识、主体意识、身份意识比较淡漠,思想和行为略显散漫。相当一部分党员既不愿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也不愿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亮明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活动的开展缺少“方位感”。党内组织生活能否直抵人心、触及灵魂、引发共鸣,需要党务干部多学习、勤思考、善谋划。但不少“两新”党务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主责意识淡化,既摆不正角色定位,也找不准工作路径,在思想高度、谋划深度、推进力度等方面都不能适应“两新”党建工作的需要。组织开展的各种应付式、单一化的党建活动,既让他们自身感到无趣,也让党员、群众感到乏味。

四是各方的保障缺少“协同感”。“两新”党建工作涉及领域广、关联部门多,需要协同作战、齐抓共管,形成有效的沟通联系、服务保障机制。但各地、各部门对“两新”党建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方法步骤还不够协调,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导致“两新”党建工作虽能多点“用力”,但却难以形成“合力”。

三、对策思考

实现“两新”党建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始终聚焦问题短板,持续精准发力,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路径、新方法,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两新”组织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为“两新”组织注入不竭动能。

1.涵养价值认同,形成思想共识。思想建党,历来是我们党的传统法宝和工作优势,这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两新”党建如能得到业主的认同和支持,就能变“行政推动”为“内在需求”,赢得工作主动。因此,各级党(工)委、党务干部要进一步转变思路,更新观念,与“两新”组织同心筑梦、同向发力、同创共赢。要从“两新”组织的核心长远利益切入。大力宣传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针,有针对性地宣传中央、省市委关于“六稳”“六保”、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惠企利企政策,让“两新”组织切实感受到党的英明决策,体会到党领导下的“安全感”“幸福感”“优越感”,领会到只有听党话、跟党走、念党恩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要与“两新”组织的思想文化建设融合。坚持以先进的党建文化为引领,既注重加强党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注重加强创业史、奋斗史、成长史、奉献史等方面的教育,在“两新”组织内培育形成艰苦奋斗、实干创新、团结奋进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思想文化氛围。要给“两新”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助力。牢固树立“党建就是服务”“抓党建也是抓生产力”的理念,强化“店小二”意识,努力将党建工作嵌入“两新”组织发展,通过谈心谈话、意见征询等方式,主动为“两新”组织排忧解难、加油鼓劲,并着重在优化营商环境、“四同八助”等方面主动担责、解决问题。

2.优化组织设置,实现有效覆盖。“两新”党组织是党在“两新”领域顺利开展工作、形成战斗力的基础,理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抓紧、抓牢、抓实。鉴于“两新”组织的复杂特性,党组织建设不能拘泥于传统,更不能搞“一刀切”,当区别对待,因地制宜,确保作用发挥。设置模式要多元化。对符合条件的“两新”组织,全面梳理党员人数,摸清家底,做到“应建尽建”;对不符合条件的,依托区域化、行业化党建资源,积极探索商圈党组织、楼宇党组织、行业(协会)党组织、社区联合党组织等设置模式,真正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盲区。组织模块要精细化。“两新”党组织建设不仅要横向到边,更要纵向到底。要根据“两新”组织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指导设立“攻坚党支部”“劳模党支部”“流动党小组”,挂牌设立“党群服务站”“党群睦邻点”“党建示范点”,通过这些精准、细小的组织模块,增强党组织渗透力、影响力。党建责任要具像化。在领导层面,推行“属地统管+行业垂管”的双重管理模式,建立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和行业性党建联盟,将“两新”党建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专项述职考评。在“两新”党组织层面,实施“书记项目”“清单管理”,进一步压实书记责任、强化主责意识;严格考核奖惩,强化结果运用,探索将党组织“评星定级”情况纳入“两新”组织社会信用等级评估体系。

3.改进党员管理,激励担当奉献。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既是永葆“两新”党建活力的力量之源,也是支撑“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两新”党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切口。要坚持增量与提质并重、严管与厚爱结合的原则,既注重维护其政治性、先进性,又善于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真正把“两新”党员队伍打造成“两新”阶层的“先锋队”。要优化党员结构。大力推进发展党员工作,科学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完善党员培养推优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产业工人、高知群体、专技人才、一线骨干在党员队伍中的占比,为“两新”党建注入源头活水。畅通不合格党员有序退出机制,不断净化“两新”党员队伍。要丰富组织生活。既坚持党内组织生活的规范性、严肃性,更注重提升其感召力、影响力,策划开展主题鲜明、靶向精准、深度融合式的党日活动,让党员从中受到教育、锻炼提高。积极推广运用“四同八助”工作法,推行党员“亮牌示范”“承诺践诺”“岗位建功”行动,组织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敢挑“大梁”、合力攻坚。要注重激励关怀。大力开展“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号”“党员能手”等创争活动,择优推选“两代表一委员”,让党员在干事创业中既得到应有的经济待遇,又收获相应的政治荣誉,提升党员获得感、成就感。认真落实党内关爱制度,通过经常谈心谈话、党内慰问表彰、党员结对互助等形式,切实增强党员归属感。

4.完善保障机制,构建工作合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两新”党建工作都将处在“要我推进”向“我要推进”的转变过程,必须“送一程”“扶一把”,将优质的党建资源向其倾斜,优秀的党建力量向其下沉,为“两新”党组织发展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保障。要强化制度支撑。“两新”工委牵头、属地党委和主管部门协同,抓好“两新”党建工作制度的“顶层设计”,建立“区域统筹、行业联动”的共建机制,着重健全“两新”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党建联盟制度、联创共建制度,把“两新”组织党建切实纳入区域化、行业化大党建格局。要强化经费支持。研究出台为“两新”党建工作提供经费保障的政策性文件,落实“党费全额返还”“税前抵扣”“划拨党建专项经费”等措施,切实加大对“两新”党组织开展活动、建设阵地等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同时,规范资金用途,强化资金监管,保障党建工作经费真正落到实处。要强化人才保障。建立市镇(街道、园区)两级层面的“‘两新’党建专家人才库”,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并且坚持不懈地从中择优选派“红领服务队员”“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必要时可直接担任“两新”党组织书记,为“两新”党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探索建立“机关干部到‘两新’党组织任职”制度,实现优势互补,带动“两新”党建水平整体提升。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评论内容: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于马洲贸易网 | 电子商务 | 技术支持 | 服务报价 | 联系我们
© 2011 21de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 靖江市企业家协会   靖江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靖江市企业家协会 苏ICP备13025694号

苏公网安备 32128202000322号

马洲贸易网 上海网警